喜讯!珠江钢琴“红色工匠”陈德然荣获省级“绣花·先锋模范人物”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以“绣花”为喻,强调工作要发挥“绣花精神”,不忘初心、精雕细琢、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为继续寻找新时代榜样,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推出2021“致敬‘绣花’精神,寻找新时代榜样”活动,珠江钢琴集团高级调律师陈德然荣获“2021年绣花·先锋模范人物”称号。
绣花还需实力硬
造好琴,需要“功夫硬,本领足”。面对新形势,只有不断练就过硬本领,增强自身实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才能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最美华章。钢琴制造技艺的难处在于艺术性,一些工序的把关至今还不能完全交给机械设备定夺,必须要工匠用心聆听琴音,才能让琴与人产生完美的和鸣。在多届“广东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钢琴调修工种比赛”中,珠江钢琴集团的选手屡次名列前茅。“2021年广东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钢琴调修工种总决赛”,珠江钢琴集团派出的选手包揽第一、三、四名,前16名中有11名为珠江钢琴选手。
▲广州珠江恺撒堡钢琴有限公司三角琴分厂王翠娟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广州珠江恺撒堡钢琴有限公司KA厂徐嘉炜被授予“广东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广州珠江恺撒堡钢琴有限公司KA厂姚力被授予“广东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绣花不可离创新
造好琴,精与丝毫,布于全局。在我们低头实干的过程中,也需要更新作风思想、转变工作方式,边干边总结,理论联系实际,用正确的科学观、方法论指导实际工作,创新工作方法,才能事半功倍。专属于立式钢琴的“PR2.0弦槌”,其尾部设计却与三角钢琴弦槌的形状极其接近,这是珠江钢琴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建宁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把准制造规律,转变思维提出的改良建议,将弦槌重心后移,提高了弦槌击弦后的复位速度,提升了整体的弹奏性能。
绣花更要持久力
造好琴更需要工匠有耐心和韧劲,板凳愿坐十年冷。作为国企的“红色工匠”。陈德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接过父辈的“旗帜”,接续在珠江钢琴奋斗近30年,他从一个小学徒逐步成长为“大国工匠”,靠的是以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恪守和传承着“三合一”的“红色工匠精神”——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无论哪一条都是对人耐力的极致考验,而他做到了。凭借着沉稳冷静,刻苦钻研的秉性,他磨练出了过人技术,以丰富的钢琴制作和钢琴调律经验,获“南粤工匠”、“中国乐器行业工匠”和“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分别参与了2016年G20峰会、央视春晚、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等大型演出服务活动,凭借自己的专注和专长让每一台站在舞台上的琴都创造着完美的声音,成就了每一位演奏者,以“只争朝夕、不负韵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演绎了新时代劳模工匠的新楷模!
匠心不守,精品难成。做任何工作都要下足绣花功夫,锤炼实干“绣花技”,要抓好“点线面”,串点成线,连线带面,防止花拳绣腿、粗枝大叶才能在新时代行稳致远,以优异的成绩征途十四五,喜迎二十大!